《“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到202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药品带量采购”)品种预期达500个以上。2019年9月,药品带量采购在全国范围铺开。经过提速、扩面,目前药品带量采购已覆盖近300个药品品种,阶段性任务完成过半。如今,带量采购药品支付、预付回款及落地使用、质量监控等工作正常态化、制度化推进。
“经过3年探索,药品带量采购政策逐渐完善,药品价格明显下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临床用药管理走向精细化,总体呈现‘价降、量升、质优’的态势。”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政策研究部医药政策研究员蒯丽萍表示,通过药品带量采购的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向可以预见,持续规范与科学将成为带量采购重点。接下来,药品带量采购工作将服务临床,更科学地听取临床意见,更精准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临床用药需求。
作为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药品带量采购作用的有效发挥并非一日之功,其水到渠成得益于“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试点、药品一致性评价与飞行检查、临床合理用药等前期政策铺垫。
“以量换价”是带量采购的核心,目的是挤掉药品营销环节中不合理的水分,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推动产业创新腾出空间。我国开展带量采购以前,已过专利期的进口药市场价格前后变化不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为实现过期专利药国产替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以带量采购战略性购买来实现‘以量换价’,最终达到‘腾笼换鸟’的目的。”蒯丽萍说。
带量采购加速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显著降低患者用药负担。今年上半年样本医院临床用药数据分析发现,金额出现负增长,而用量却在持续上升。截至2021年年底,第1~4批带量采购药品用量占比均超过80%,其中,第3批带量采购药品用量占比近90%。在国家组织开展的7批带量采购中,前6批带量采购覆盖234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53%,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节约医疗费用达2600亿元以上。
3年间,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带量采购药品断供问题曾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对此,第7批带量采购药品采购政策首次引入“备供企业”机制,探索“一省双供”模式。
目前,除了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外,国家医疗保障部门还提倡省际联盟采购,如京津冀联盟采购、陕西省际联盟采购、河南省际联盟采购等;提倡省际地市联盟采购,如三明联盟采购;提倡省内地市联盟采购,如山东省、山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地市联盟采购等。
其中,国家组织带量采购药品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覆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癌症、精神类疾病等常见病的常用药,带量采购药品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
“药品联盟采购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使部分药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集中带量采购。”蒯丽萍说。
药品带量采购直接影响医药产业环境与结构。在产业环境方面,带量采购药品可直接进医院,更加公平公开。同时,国家医疗保障局探索实行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有效规范医药企业销售行为。
在产业结构方面,采用适度淘汰机制引导企业节约资源、集中精力创新研发,中标品种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分析前6批带量采购中标企业结构发现,中标企业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
药品带量采购给国内药企发展提供了机遇,使一些创新型药企崭露头角,也对国内药企产品布局、创新研发及市场博弈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蒯丽萍看来,政策、市场环境推动国内药企加速转型。转型是国内药企走向海外的必经之路,考验的是企业的博弈能力。“企业应紧跟政策及竞争环境变化,去竞价、报价,做市场战略研判,跟上政策变化步伐,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努力适应市场,在市场的‘磨炼’下逐渐提升博弈能力,探寻各方利益平衡点。” 蒯丽萍说。
作为药品带量采购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带量采购药品的合理使用也是带量采购的目的。如今,各家医院都高度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通过他们的精细化测算,做到带量采购药品的合理报量。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医院对带量采购药品采取一刀切政策,规定各科室带量采购药品的用量,并以此进行绩效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处方行为。蒯丽萍认为,如今,药品带量采购制度设计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精细,用好带量采购政策既要遵守客观实际需求,又要发挥临床主观能动性,体现临床医生与药师的价值,使医务人员最终从患者的角度做出用药决策。
蒯丽萍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院用药结构发生变化。如果按照以前用药情况报量,有些药指标完成度不高。因此,国内有研究专家指出,建议按照主观完成率来考核。虽然原来制定的指标完成度不高,但是带量采购药品使用量占比大。也就是说,医院主观意识上倾向于使用带量采购药品,只是实际用量与既定指标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所以主观完成率可能比客观完成率(相对既定指标而言)更为合理。”
作为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实施的主要终端,公立医院提质增效和精细化管理才是解决带量采购药品落地的正解。除此之外,蒯丽萍强调,确保带量采购政策的可持续,需要用好结余留用政策,配合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激励医生合理用药,更好地体现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
文章来源:健康报,作者:王天鹅
编辑:瓴犀(微信公众号名称:“瓴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