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医疗装备、机器人、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将在未来五年迎来全新的“加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也给全球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疫情之初,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等医疗装备供不应求,一些高端医疗装备更是依赖进口,进一步暴露了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应急保障准备不足、行业应急保障机制缺乏等问题。
为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编制形成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家层面推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第一个规划。
这个规划指明了未来5年要重点发力的7个产业领域: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些领域基本覆盖了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装备需求。
在应对突发疫情和传染病方面,《“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要加强疫情预测预警、应急检验检测、疫病防治、紧急医学救援、医疗装备应急动员等能力建设。例如,要开展传染病快速检测成套装备、大规模疫病防控应急装备及解决方案研究,提升传染源识别、传染途径切断等水平,提高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要发展海陆空远程医学救援、极端天气紧急医学救援等装备,提升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发达国家争夺医疗装备竞争高地日趋激烈,我国医疗装备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面临的阻力和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医学装备产业是典型的国际化、高精尖行业。目前,国外知名的医疗装备企业基本都已在我国投资设厂、扩大生产,我国医疗装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产品出口。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李志勇注意到,这次《“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医疗装备发展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他认为,下一步,医疗装备行业应加强与国外优秀医疗装备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交流合作,为他们来华投资建立医疗装备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而协会应该为“走出去”做好服务,为行业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法律咨询、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服务。
如果说医学装备是现代制造业的高精尖代表,那么机器人就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机器人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迅猛,2020年全行业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工业、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
不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王卫明坦言,机器人产业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技术积累不足,原创性研究、理论研究、正向设计能力欠缺;产业基础薄弱,关键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还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载等高性能整机产品供给缺乏。
为解决这些问题,《“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要重点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开发机器人控制软件、核心算法等,提高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智能化水平。这项《规划》还提及,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2025年是许多制造业门类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智能制造被寄予厚望,是各国制造业转型与竞争的主赛道,也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王卫明直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是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同时担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在他看来,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工艺和装备,这是保证生产工艺顺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加工精度的重要手段。而近年来许多企业越发重视的数据,则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的创新都有赖于数据基础。“可以说,发展智能制造,数据是血液。”
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有6000余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范围覆盖汽车、纺织、医药等90%以上的制造业领域。2016年,工信部指导成立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已经成为推动供应商发展、支撑区域和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行业也亟待标准化。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推进智能制造需要完善标准化建设。“十四五”时期工信部将实施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一方面定期修订《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另一方面加强标准的推广实施,同时深度参与国际及区域标准化活动,继续加强双边、多边标准合作,为国际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贡献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记者:王林
编辑:瓴犀(微信ID:linkseeks_com)
【瓴犀www.linkseeks.com】是一家提供全链业务数字化场景的产品服务商,提供涵盖供应-生产-采购-渠道-交易-用户等各端的业务协同系统数字化产品和方案体系。我们的SCM系统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协同管理,打造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一站式整体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