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是一个包含原料供货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等多个主体的系统。整个供应链打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需要多节点合作。
笔者所在公司从事轻奢品跨境贸易,处于供应链一环,上游为海外供应商,下游为国内分销商和终端消费者。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自研了一套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海外采购、国内销售、商品管理、仓储物流、财务管理等。
1.B2B订单
国际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一般贸易和跨境贸易。根据客户不同,贸易形式也不同。
以下是对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的对比:
公司根据供应商货单确定销售商品。货单的获取途径有两种,其一是供应商系统和公司系统对接,进行数据同步;或者BD和供应商沟通线下获取数据,并实时更新。
销售通过货单和客户沟通,确定商品数量和销售价格,然后创建销售订单。轻奢品的跨境贸易,由于采购金额巨大,需要确定销售订单,才能进行采购,既销售订单和采购订单是关联的。
采购商品到达保税仓,将根据客户的送货单进行送货,例如京东,同一批货将分散送往京东在各地的仓库,保税仓将产生多个发货单。
客户收货后对商品质检,正品入仓、上架;残次品则和客户协商或以折扣入仓,或送往第三方维修后再入仓;或者退回公司自营仓库。
值得注意的是,残次品的主要来源是:公司在保税仓质检,客户质检,客户退供,以及消费者7天无理由退货等。
2.2C订单
B2B业务若采销不健康,不可避免会产生库存积压;同时质检产生了大量的残次品。因此拓展2C业务,消化库存是重要的一环。
2C的销售方式分两种,其一为京东、天猫、得物等平台的传统线上店铺;其二是直播销售;轻奢商品,如衣服、帽子、配饰等,也适合直播。
直播销售,公司可以和达人合作,由达人推荐、销售商品;公司也能自营账号,通过视频、直播销售。
拍视频、直播的样品需统一管理,每个新品至少需要一件。样品一般是轻微残次品,或是在其他平台的采购。样品通常会多个达人互相转寄,依次使用。公司需要跟踪样品所在,使用结束后回收样品,然后以残次品入仓。样品如果管理不好,回收率很低,将是一笔很大的成本。
1.供应商
企业所面对的供应商是各品牌的代理商,各自有代理的主品牌。
BD拓展、管理供应商,丰富企业品牌库,增加采购时的询价、比价的选择;同时提高销售竞争力。
供应商等级是影响采购的重要因素,评级维度包括送货时效,品牌丰富程度,商品质量,售后服务质量等。
2.海外采购
采购需求来自于销售订单,确定需求后,向多个供应商询价、比价;根据供应商等级,以及可提供的商品数量,送货周期等综合因素确定采购供应商。
跨境采购,由于时间跨度长,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采购的各个节点,例如获得供应商发票、获得箱单、以及商品送达保税仓时,需要更新商品信息及数量。
采购订单分为现货、re-order、期货三种类型:
现货:供应商有足够的商品,可满足采购需求。
Re-order:供应商没有足够的商品,但品牌商有,需要供应商向品牌商采购。
期货:供应商、品牌商没有足够的商品,需要品牌商生产才能进行后续采购,整个周期长达2到3个月。
周期长,采购就需前置,并考虑商品的销售季节;例如T恤,需在3月份完成采购,否则错过夏季,影响国内的销售将造成库存积压。
商品到达保税仓,仓库人员质检,正品入仓,上架;若发现残次品或少货、错发等。销售需和客户同步质检结果,根据客户是否接受问题商品,BD再和供应商沟通解决,或以折扣价入保税仓,或者退回供应商,供应商补发等。
1.物流运输
跨境物流运输分海外运输和国内运输。
海外运输是从供应商仓库到国内保税仓。需要第三方货代到供应商处取货,通过海运或空运到达保税仓;国内运输是从保税仓或自营仓到客户仓库,通过物流或快递运输,运输方式一般为陆运和空运。
因为疫情及俄乌战争,导致海外运输成本增加,甚至货物滞留海外无法及时运到国内,错过了销售窗口,造成很大的损失。
2.库存
根据商品运输阶段,商品库存分为供应商库存、在途库存、在库库存;商品以条形码为唯一标识进行管理。
▪ 供应商库存:已经下单采购,还未从供应商处发货的理论库存;
▪ 在途库存:从供应商处发货,运往保税仓的库存;
▪ 在库库存:公司仓库已有的库存,分为已报关和未报关两类。在库库存需定期盘点,不同仓库为了送货方便也会经常调拨库存;
样品较为特殊,需要独立于商品进行管理、记录;样品和商品可以互相转换。仓库中除了商品和样品外,还有物料,即纸箱、防尘袋等,这些也需要采购,并记录库存。
3.残次品管理
在库库存包含正品和残次品。
残次品来源:
▪ 保税仓质检发现的残次品;
▪ 商品送到客户仓库,质检发现的残次品;
▪ 客户退供的商品;
▪ 消费者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类退货需通过溯源码检查,避免将其他公司的商品退回;
残次品处理:
▪ 找第三方公司维修,维修后通过质检可以转为正品;
▪ 残次不严重的,以折扣价销售给客户和消费者;
▪ 严重残次的,只能销毁;
财务管理主要分为采购付款、销售收款、毛利评估、账单核对等。
根据历史订单数据、公司成本、市场售价等,设定每个品牌、品类的毛利范围,高于这个范围才能确保公司盈利。
毛利评估是为了审核采购单和销售单的可行性,预测公司收入;对单个商品和完整订单都需要评估。超出毛利范围的需要业务员上级审核;超出毛利防火墙的需要财务审核。
毛利=(销售价-成本)/成本
不同客户,成本也会不同,一般包括:商品成本、运输成本、存储成本、销售成本、货品损耗、维修、物料成本等。
同一批采购商品可能有多个销售渠道,有批发订单、零售订单;销售价需要根据采购价、毛利范围设定,同一商品销售价会存在不同。财务定期核对账单,同时核验毛利是否符合公司要求,对后期采购和销售提出建议。
文章来源:驼马精英;
编辑:瓴犀(微信公众号名称:“瓴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