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后疫情时代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2021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工信部在2022年明确要“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疫情虽然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也给行业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机遇。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条”重构,全球供应链本土化趋势的深度调整已经开始,各国已经将供应链、产业链列为国家级的战略。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重塑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利用数据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平台开始承担数字化牵引的重要功能。当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将数字技术融入到其整个业务流程中,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数字化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本质是具有对不确定性的快速响应能力,数字经济时代的响应能力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的核心技术底座,通过数字化平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求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打造3-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数字化平台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运营,牵引赋能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增加产业链供应链运营层韧性。彼得·德鲁克在《管理未来》中曾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以生产率和创新这两座灯塔为指标。假如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获得利润的方式是降低生产率或者没有创新,那么我们获得的利润就是不可持续的利润。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通过“人口红利”的低人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中国制造业处于“微笑曲线”底部低利润分工区间。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少,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变小。近年来跨国企业呈现把业务撤离中国的趋势,如搬回本国或者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日本曾进行一项对400家制造业的调查研究,进而发布了《2004年度制造业白皮书》。该报告提出了在“研究”“制造-组装”“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业务阶段上,“哪一个业务阶段的利润率最高”的问题,而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认为“制造-组装”利润率最高的企业非常多。进而提出了“武藏曲线”,该曲线指出利润最丰厚的业务阶段在于制造上。
中国制造业曾一度处于“微笑曲线”中低价值回报的状态,究其根源是我们企业管理水平尚待提升,“制造”应有的利润远远没有被有效激发出来。曾任日本中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兼丰田生产方式研究会主管的佐佐木元曾给出一组相关数据,呈现了在制造过程中的高价值创造:制造过程每降低10%的成本=经营层面在市场扩大销售额的一倍,资金周转率提高1%=市场占有率提高10%。制造业加工环节是价值创造的关键,借助数字化平台提升管理效率,是数字时代实现高效价值创造的关键。制造业并非只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数字化平台的打造,为中国实现制造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运营提供有益借鉴。
如美云智数旗下的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布后开始正式加入双跨“国家队”。美的通过创建“供应链控制塔”,打造国内2个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实现全价值链数字化运用。实现内部效率提升28%,产品品质提升15%,订单交付时间缩短53%,库存占比下降40%,为20多万个工业企业提供服务。迄今为止,美的数字化转型投入已逾170亿元,经过近十年的创新经验打造了商业模型5000余个,并已经为20多万个工业企业提供服务。
数字化平台通过线下产业链与线上产业生态融合聚集,牵引赋能数字化产业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层韧性。数字化产业带是以数字技术服务为依托,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企业转型为路径,线下产业链与线上产业生态融合聚集的新型产业集群。根据2022年8月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字化产业带:增强产业韧性与活力》的相关报告,截至2021年数字化产业已经在163个城市、呈现3000多个数字化产业带。全国数字化产业带TOP100,贡献了数字化产业带近40%的供应商数量和约2/3的交易规模。全国数字化产业带从2013年到2021年近30倍的增速,有效运用区域发展优势和现有电子商务和数字基础设施,开始不断助力东西部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并已经有效覆盖30多个行业。2021年数字化产业带交易额同比增速超过15%,超过全国GDP增速。
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平台赋能下的数字化产业带,每增加1%的供应商,线上规模将增加3.4%,处于该区域的中小企业经营活力和聚集性越强,数字化平台赋能的区域经济发展就越活跃。各省市通过数字化平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数字化产业带,如金华的服饰配件、办公文化、收纳清洁数字化产业带;深圳的数码电脑、女装和家用电器数字化产业带;广州的女装、美容护肤、箱包、电脑等数字化产业带;东莞的包装、女装和数码电脑等数字化产业带。数字化产业带作为数字经济时代衍生出来的新产业组织形式,是激发区域固有优势、整合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增强区域产业韧性和活力、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数字化平台是数字化产业带的核心技术底座,通过线下产业链与线上产业生态融合聚集,挖掘区域优势加速发展数字化产业带,可提升中国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生态构建保障关键技术领域创新,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方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层韧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2021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要求“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数字时代的竞争绝不是单个企业的角逐,而是体系化、标准化、多样化和包容性的数字生态的竞争,数字时代关键领域创新亦是如此。尤其是对处于瓶颈中的关键数字核心技术,企业更是要构建以中国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兼容并包的、自主可控的数字生态体系,从长远发展视角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稳定。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为企业构建和融入数字生态提供了纲领性指引。针对产业薄弱环节,通过围绕和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数字生态的打造,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个体所在的数字生态提供独特和持久的核心价值,通过数字生态协同共生的演化升级,能运用生态的力量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数字化平台可以创建数智供应链,打通产业链全链条,深度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提升其对不确定性的敏感度,使“补链”“强链”在关键领域协同发力,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韧性。在数字化平台赋能生态层韧性方面,关键是形成数字化平台引领性的数字生态标准和规则,推动和构建数字化牵引下的产业链数据和信息资源共同体,高效聚合、敏捷响应不确定性,数字生态内部链条企业共享数字重大创新成果。
综上,数字化平台通过提升管理效率、牵引赋能数字化产业带、数字生态指引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方式,在运营层、区域层和生态层三方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瓴犀(微信公众号名称:“瓴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