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一大市场意味着什么?
2、物流及整体产业链将升级?
3、生鲜新零售前景如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下文简称《意见》)。《意见》中对“打破市场分割”、“降低交易成本”以及“统一数据要素市场”等多有提及,此外还强调“公平竞争”、“高效规范”,专注发展“第三方物流”等。这些屡次出现的关键词对于生鲜零售行业而言,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也正因如此,《意见》的发布也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关注。
就生鲜行业而言,无论是旧有的“货-场-人”关系,还是数字化新零售之下的“人-货-场”关系,其对整个市场的信息流动、商品物流以及消费者意愿的敏感度都足够高。基于这种相对固定的结构关系,生鲜零售业的整个流程中,充斥着众多庞杂且相对混乱的中间环节,这也使得整个行业的效率甚至发展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而《意见》则指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换言之,统一大市场的相关政策之下,生鲜新零售行业将从产业深层迎来蜕变机会。目前来看,我国生鲜零售虽然在电商时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其渗透率仍然远低于图书、电子产品甚至服装等产业。虽然随着社区团购的出现,生鲜行业获得了快速进入下沉市场的机会,但由于彼时存在的行业规范等问题,下沉市场对于生鲜零售的接受面并未得到有效拓宽,其认知深度也仅仅停留在“高价补贴”这一颇具局限性的层面,长期来看这种刻板印象对生鲜行业有害无利。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生鲜零售行业正在借助到家服务以及各类接地气的社群运营模式深度介入消费者的生活中,但随之而来的除了渗透率的改变,更多的则是冷链物流、品种质量、研发成本等一系列普遍存在于产业源头及中间环节的问题。且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系统性、根本性的问题仅通过个别企业调整部分环节是很难真正疏通的。生鲜行业想要在未来获得长足发展势必要从全体产业链角度达成行业共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发展缓慢的局面,而也这正是《意见》中“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理想状态。
此外,通过“统一大市场”的反面或能更好地理解其部分含义,早在《意见》发布之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曾有过一份名为《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
《通知》从更局部也更专门的角度阐述了“非统一”的市场情况,并对部分问题做出了详细的约束,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公布商品和服务的统一执行价、参考价”,“规定商品和服务的最高或者最低限价”,“干预影响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手续费、折扣或者其他费用”以及 “不得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和歧视性补贴政策”,“ 不得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等详细条款。
不难看出《通知》是从更加具体现实的层面出发,明确了关于“统一大市场”的部分细则的。实际上,关于大市场的规划最早可从“十四大”开始溯源,而众多或直接或间接的相关政策也一直都在逐步完善相关体系。此次《意见》的公开发布更多程度上属于国家战略的整合公告,为生鲜零售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而物流行业作为生鲜零售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在《意见》中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今年以来,预制菜热度骤然升高,一时间成为了生鲜行业的新“风口”。而对于主打方便新鲜的预制菜商品而言,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通过冷链物流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扩大了其销售范围,进而保障其市场规模的稳步扩大。换言之,某种程度上,是冷链物流的技术进步带动了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即热食品类别中的冷冻速食产品对冷链物流的依赖性最强,而近日专注冷冻速食的“烹烹袋”则刚刚获得了由Ventech China人民币基金独家领投的Pre-A轮近千万融资。
由艾媒咨询数据来看,自2011年起,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已达1393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1986亿元。此外数据还显示,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5699亿元,同比增长17.5%,冷链物流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较快。
一方面,这使得城际冷链物流的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成本降低的更大利润空间也反过来使得冷链物流技术继续进步,从而实现产业升级的自我驱动。而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无疑也有助于预制菜行业以及生鲜零售行业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此外,我国对冷链物流技术需求日益增大,但技术发展却一直缓慢。上世纪50年代我国才初步开始接触低温贮藏的相关技术,直到90年代才正式开始将果蔬贮藏运输保鲜技术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起步的迟缓直接导致相关领域的问题繁杂。业内人士表示,生鲜冷链物流最复杂的问题,出现在生鲜冷链物流开始之前的采购环节。
采购环节中除产品质量及性价比之外,最需要顾虑的产品的时效性很容易在中间流通节点出现问题。由于产业分散度过大,采购过程中大批量货物除固定生产基地供货外,往往还需要额外就地采购,分批进货。耗时耗力且很容易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而且供货渠道的变化容易使得采购信息录入不准确、或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而这些信息上的差错最终将体现在时间上的差异,进而导致物流车辆无法精确控制甚至产品腐坏,造成经济损失。
而在物流环节,由于整个过程中多需要人工参与,其人力、转运节点数量以及拣货、装卸搬运、运输、包装等环节环环相扣,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科学而高效的管理体系来辅助整个流程,但目前我国相关产业在这方面的制度还不算完善,而在物流环节的末端,便是决定到家服务水平的配送环节,前置环节的任何问题都会积累到配送方面,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观感。
艾媒调查数据显示,在配送方面,生鲜电商消费者优先关注配送速度(67.0%)、配送准时(56.8%)。近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生鲜电商运力不足和供应不足的问题凸显。因此,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企业提升配送能力,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才有望拉动生鲜电商市场的增长。
也正因如此,《意见》中提出“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标准化托盘带板运输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显然这意味着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以及降低经营成本的良机,这对生鲜新零售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最有力的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从全局角度来看,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会使得市场结构更加高效,更加扁平。随着中间冗余环节被逐步梳理、整合、简化,生鲜产品将得以在更大范围内高效流通,当然头部效应也会更加明显。我国土地辽阔,物种丰富,气候差异也异常鲜明,这使得各地区均有不同的产品,且各具吸引力,彼此间并无直接冲突。
加之我国市场体量巨大,拥有高效物流体系后,各地的特色产品将通过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供应到各个地方。而除技术层面的问题外,其中唯一亟需打通的便是各地区、各市场、各环节之间的区域性规范差异。这些差异犹如不同的关卡,遍布于全国统一性大市场这个庞然大物的根根血管中,堵塞着勃勃的生命力。此外,生鲜中的各类蔬菜瓜果并非标品,同一品种的水果也存在因不同产地而口感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也给其他产地水果冒充名牌产地留下了空间。
而这些类似的问题如果始终放任不管,其终将成为限制生鲜行业的致命短板。所幸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始注重产地、品种的标准化以及仓储环节、数智化管理等系统性问题,相信随着《意见》各项细则的逐渐落地,生鲜零售行业终将完成规范而高效的进化之旅。
文章来源:生鲜榜
编辑:瓴犀(微信ID:linkseeks_com)
【瓴犀www.linkseeks.com】是一家提供全链业务数字化场景的产品服务商,提供综合型、垂直型、直销型、平台型等各端的业务协同系统标准化产品和方案体系。我们的B2B交易系统全面整合生产、分销到终端零售资源,加强商城/商品/价格/订单/物流/支付等管理功能协作,形成整套的数字化解决方案。